为什么考研(为什么考研成功都叫上岸)




为什么考研,为什么考研成功都叫上岸

文|陈海洋

2023年,西安很忙。

继4月连续承办世界泳联跳水世界杯、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大会和中国中亚外长会议之后,西安在5月将迎来又一项大型国际性活动——5月8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宣布了一则重磅消息:中国-中亚峰会将于5月18日至19日在西安举行。届时,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主持本次峰会,应邀参会的各国首脑包括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扎帕罗夫、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和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等。

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发言人汪文斌

在5月8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

这场即将到来的中亚峰会,是今年中国主办的首场重大主场外交活动,也是建交31年来,中、塔、哈、土、吉、乌六国元首首次以实体形式举办峰会,在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且出席峰会的均为各国最高领导人,规格极高,其重要性自然也是不言而喻。

那么,如此高规格、高影响的国际大型会议,为什么挑中了西安来举办呢?

1

西安和中亚虽然地理位置上相距万里,但在历史上双方的交流从未断过,最早在两千年前,这两个地区就产生了交集。

西汉建元二年(公元前139),一支一百多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地离开了长安城,一路向西而去,为首的是一个叫张骞的青年。为这支队伍送行的,则是当时汉王朝的最高统治者——汉武帝刘彻。

汉武帝当时只有18岁,他从登上皇位的那一刻起,面对的就是一个暗流汹涌的帝国。边疆地区以匈奴为代表的各路少数民族虎视眈眈,时常冒出杂音。汉武帝并没有继续沿袭他祖辈的操作,用与匈奴和亲的方式来维系边境的安宁,年轻气盛的他想要的是斩草除根,动用武力从根本上解决匈奴这颗定时炸弹。

张骞通西域

张骞的使臣队就是在这一大背景下出发的,他的任务是联系西域国家之一的大月氏,利用他们与匈奴之间的世仇,共同对付匈奴。但那个时候没有地图,没有GPS,没有导航,谁也不知道去大月氏的路怎么走,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一条不归路,敢去的人,非神即鬼。

汉武帝在全国范围内张榜招贤,张骞勇敢地接下了这一任务,踏上了这条没人敢走的路。期间,他被匈奴俘虏,扣留十年,却始终不忘初心,始终记着自己“汉使”的身份。后来,他伺机从匈奴逃出,历经千难万险,终于到达大月氏,然而此时的大月氏已经安定了下来,不愿再动刀兵,张骞只能回国复命,于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回到长安,此时出发时那支上百人的队伍早已烟消云散,只剩下张骞和向导堂邑父两个人。

虽然从严格意义上讲,张骞这一次历尽九死一生的出使实际上并没有完成任务,但他带回了大量的关键情报。他绘制的西域地图丰富了西汉的边疆版图,对军事防御和文化往来都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他带回来的葡萄、黄瓜、芝麻、石榴、核桃、胡萝卜、香菜等作物的种子,虽然对于汉武帝实现他的雄心壮志意义不大,之于广大百姓的饭桌却是一笔相当丰厚的“福利”。

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

从那时起,西安人的认知中,第一次出现了“西域”这个概念。

后世人给张骞在荒山沙漠中踩出的这条东西通途起了个名字:丝绸之路。

2

丝绸之路开辟后,中国与外界的交往也随之越来越频繁,此后千余年间,中国和中亚乃至欧洲各国的贸易和往来一直不断。

丝绸之路起点——西安土门的骆驼群雕

在陆权时代,商贸大通道几乎都在陆地上,因此当时的国际化大都市基本也都集中在“丝绸之路”的沿线,武威、敦煌、张掖、酒泉……而唐朝的长安则无疑是集大成者,是丝绸之路上最具代表性的城市。

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后,先后平定了东突厥和高昌等西域国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丝绸之路上的贸易发展。《新唐书·西域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个小的细节:唐太宗对来自昭武九姓(中国南北朝、隋、唐时期对中亚西部十几个国家的总称,其统治者均姓“昭武”)来洽谈贸易通商的使者说:“西突厥已降,商旅可行矣。”于是“诸胡大悦”,“开元盛时,税西域商胡以供四镇,出北道者纳赋轮台,地广则税倍。”

唐朝时陕西画家阎立本《步辇图》

画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者禄东赞

在当时,来自罗马、波斯、日本、高丽以及西域各国的商人和游客云集长安,盛极一时。唐朝各种文献资料和笔记小说中,“胡人”“胡姬”“胡商”“胡僧”等字眼,俯拾皆是。

可以说自张骞从长安出发的那一刻起,“丝绸之路”就将这座城市与中亚各国紧密地联系到了一起。

古丝绸之路的意义绝不仅限于一条“贸易之路”,更是一条“合作之路”,它连接着欧亚大陆的几大文明,为古代中国与中亚提供了一座相互理解与相互认知的桥梁,促进了千百年来整个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3

如今,西域已经成了“中亚”,而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则充当了新时代“丝绸之路”的角色,成为中国和中亚地区友好、互信与合作的纽带。而从地理位置上看,西安不仅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还正好处在“一带一路”的核心位置。优越的区位优势和历史文化地位的共同加持下,让西安理所当然地成为欧亚大陆桥经济带的“心脏”。

“一带一路”示意图

2013年11月,首列中欧班列“长安号”从西安出发,开往哈萨克斯坦,十年来累计开行已超过16000列。其中有超过4000列的目的地都是中亚五国,运输货物覆盖汽车、粮食、日用百货、非遗文创等“中国制造”,有力促进了中国与中亚五国的互联互通;

从2014年9月到2023年1月,中国先后与中亚五国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内容涵盖经济政策对接、合作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扩大互利经贸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等;

“长安号”中欧班列路线图

2022年,中国—中亚贸易额突破700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至此,中国已连续多年位居中亚地区第一大或主要贸易伙伴;

2022年1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30周年视频峰会上提出:中方倡议举办中国—中亚民间友好论坛,未来五至十年内努力将中国与中亚五国友好城市增加至100对;

2010年至2018年,中亚来华留学生人数从11930人增加至29885人,年均增长率达12.33%。中国业已成为中亚国家留学生求学的主要目的地和首选国之一。

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历史上东西方文明交汇的中心,如今的西安也已是中国与中亚地区人文交流的枢纽。越来越多的中亚人来到西安旅游、求学、生活。2022年中哈建交30周年之际,哈萨克斯坦总领事馆也“落户”西安。此番中亚峰会的会议地点的“落子”西安,就是向几个中亚邻居明确表态:哥几个关系很好,来西安了就是谈精诚合作、和平共处、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4

西安将拿出百倍的热情来承办本次中亚峰会,而另一方面;若能成功办好中亚峰会,也可以对西安产生“反哺”的效果。

西安开往土库曼斯坦的“中欧班列”

之前的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G20杭州峰会以及上合组织青岛峰会等成功举办的国际性集会,不仅大幅提升了主办城市的国际知名度和口碑,更让主办方抓住办会契机,极大程度上完善了城市发展的空间布局、改善了城市的品质形象、提升了人民的幸福指数。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城市都开始以“世界性会议目的地城市”为努力方向。

现在,西安可以说是阶段性实现了“世界性会议目的地城市”的一个小目标。此次中亚峰选择西安,是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的难得契机,也是西安激活发展新动能、重塑城市新风貌的重大机遇,同时还将进一步强化西安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的对外开放作用,从而打造出一块“内陆改革开放高地”。这是这座千年古都的光荣与梦想,影响深远、意义非凡。

2023年4月27日

中国—中亚外长第四次会晤在西安举行

至于如何抓住这次机遇,构造出面向西亚、中亚乃至欧洲的通道、商贸物流枢纽以及重要产业和人文交流基地,就需要看西安接下来怎样在本场峰会上“一展身手”了。

千年光阴一晃而过,如今借助丝绸之路迎来极盛期的西安,曾一手开凿出这条通路的汉武帝和张骞若地下有知,当感慨万千:这盛世,如我所愿。

为什么考研(为什么考研成功都叫上岸)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