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研究》(法学研究生考哪些科目)




《法学研究》,法学研究生考哪些科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与实践系列研究生教材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研究指导丛书】

《宪法学案例研究指导》

焦洪昌 主编

ISBN:978-7-5764-0734-1

定价:79元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23年3月

主编简介

焦洪昌男,1961年3月生,北京顺义人。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选举权的法律保障》《立法权的科学配置》等作品5部,发表《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鲜明特质》等论文50余篇,主编《宪法学》《港澳基本法》等教材9部。相信宪法是有祖国的,唯有浸润灵魂的文字,可以留存。

序:人世间每一个苦难都关连着你

年前小聚,阚明旗副社长说,焦老师,《宪法学案例研究指导》已审、校完毕,就等您的“序”了。

除夕夜,虎去兔来,吃完饺子,万籁俱寂。写点什么呢?还是从一次宪法案例研习说起吧。

话说2021年4月7日下午,中国政法大学请来北大张翔、首师大杜强强、北航王锴、华中科大秦小建4位教授,共同讨论宪法上通信权诸案。法大宪法学师生线下参与,浙大宪法学师生线上观看。

作为主持人,王蔚教授引出了本次研讨的话题:法院调取通话记录和交警检查手机行为的合宪性。掌握分析工具,是法科学生必备的基本手艺。其中德国宪法学上基本权利限制的三阶理论,即保护范围、限制手段、是否合宪,是一种比较成熟的分析框架,得到了四位学者的肯认,张翔教授将之概括为“目光流连于规范之间,笔触行止于教义之内”。

通话记录应否纳入我国《宪法》第40条的保护范围,是争议的焦点。虽然有大致相同的专业背景,但四位学者对何为通讯秘密涵摄的对象,理解上却千差万别,分殊集中在解释方法和宪法原理上。文意、逻辑、历史等解释方法,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民主、人权、法治等基本原则,幻化出无限的想象空间。但如何将不确定意涵转化为确定性共识,则端赖思想的碰撞。

公权力对基本权利限制的合宪性判断,是研讨会的华彩。大家与其说关心结论,毋宁说更关心推理和论证。形式合宪性与实质合宪性之争,法律保留与比例原则的类型化,公共利益与人性尊严的平衡,彰显了学术立场和认知的对峙。条条大路通罗马,但都得在“宪理”的指引下,其背后闪耀着宪法逻辑与精神的光芒。

秦奥蕾教授是位敏锐的学者,她在与谈时说,今天的会议是宪法案例“教与研”的完美结合,四位教授的归纳或演绎,像德国精密仪器一样严谨有序。不过几位学者用德国或美国的分析框架,直接论说中国宪法问题,其嫁接点的适切性何在,值得疑问。

中国有古老的文明,有丰富的宪法实践,却缺少用自主的知识体系,解释本土的宪法现象。现行宪法颁行以来,产生的宪法案件层出不穷,它们植根于中国大地,反映着人民的苦难与诉求,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实践宪法学,应对频发的宪法案件做出专业性的回应。

黄茂荣先生说,真正的法律解释,与其说源自法律条文本身,毋宁说是从应去或拟去处理的案件所引发。回望过往,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宪法规定、原则和精神,废止收容审查、收容遣送、劳动教养、收容教育和收容教养五大制度,哪一项决定背后没有个案的印痕呢。通过个案推动制度创新,成了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定式。

案例教学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实践,它从个案中提炼原理,又从原理中审视个案,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实现自恰与融合。韩大元教授指出,我们通过阅读个案、把握论据、寻求文本、确定焦点、综合判断五步曲,把宪法原则和精神,内化成宪法思维,激活了沉寂的宪法学。

注重宪法案例教学,是中国政法大学的传统。法学院不仅为学生开设了相关课程,还组织教师撰写教材。大家以宪法规范为依据,立足法教义学方法,通过个案分析,形成了学术脉络,繁荣了中国宪法学。

制定和实施宪法,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标志,是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的支撑。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中国,宪法解释、合宪性审查、备案审查等制度的创设与完善,“寄寓了某种温和的、可以被接受的实践动机”(林来梵语)。

历史中的宪法,是人权觉醒的记录,人民苦难的记忆,人性尊严的宪章,尊重和保障人权,依然是国家的永恒责任。不要以为别人的苦难与你无关,人世间每一个苦难都关连着你。是为序。

焦洪昌谨识

2023年2月1日

目 录

第一章宪法基本理论

第一节宪法的效力与适用

第二节宪法解释的方法和原则

第三节宪法监督与合宪性审查

第二章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一节平等权

第二节言论自由

第三节宗教自由

第四节人格尊严

第五节财产权

第六节受教育义务

第七节服兵役义务

第三章国家机构

第一节中央国家机关

第二节地方国家机关

套系介绍

本系列丛书共11本,包括知识产权法学案例研究指导、民事诉讼法学案例研究指导、刑法学案例研究指导、法律职业伦理案例研究指导、经济法学案例研究指导、法理学案例研究指导、宪法学案例研究指导、民法总论案例研究指导、刑事诉讼法学案例研究指导、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案例研究指导、国际私法学案例研究指导,涵盖法律硕士专业学位主要课程。

丛书在内容上,以社会热点问题、专业领域重点问题和实践中代表性问题的真实性、综合性案例解析为路径,系统介绍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以及反映的深层次理论问题。在体例上,以专题为主,力争涵盖学科主要内容,同时通过扩展方式,反映学科研究动态。为满足教学、研究和研讨需要,对重点内容和思考内容也进行了简要设计。通过内容和体例的改革,以期为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方式改革提供支撑,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精神。

全套系书目一览

序 言

法学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2017年5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政法大学时对法学教育和法治人才培养提出了明确要求。他指出:“法学教育要处理好法学知识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学生要养成良好的法学素养,首先要打牢法学基础知识,同时要强化法学实践教学。”如何使学生学习法治理论的同时,能够深入了解中国法治实践,拥有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和能力,是法学教育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最注重实践教学,日益成为法学教育的主要形式。近十几年来,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无论是举办高校数量还是招生规模都一路高企,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随着应用型硕士与学术型硕士的分野,二者之间在培养模式、培养标准、教学方式、教材体系等方面有何区别等问题亟待研究。可以说,法律硕士与法学硕士最大的区别在于人才培养目标不同,法律硕士培养应当服务、服从于法治实践,为实务部门培养具有法律专业素养和职业精神的优秀人才。有鉴于此,构建有别于学术型硕士的培养模式、制定统一的培养标准、改革教育教学方法、编写高质量教材,成为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当务之急。

法律硕士培养规律和实践表明,案例教学是强化实践教学的重要方式,也是增强学生问题意识,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案例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深入了解法治工作实际,提高他们正确适用法律的能力,而且可以促进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提升他们的理论素养。

中国政法大学作为全国第一批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和第一所设立法律硕士学院的高校,在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为进一步推动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改革,深化培养模式改革,打通知识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壁垒,强化实践教学和案例教学,学校组织有较高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教师编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与实践系列研究生教材之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研究指导丛书》(以下简称“案例研究指导丛书”),帮助学生从案例研究入手,更好地学习法学知识,掌握专业技巧,提高实践能力,以适应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

案例研究指导丛书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坚持从中国国情和实际出发,融通世界先进经验与中国智慧,结合中国法治实践,在夯实学生法学专业基础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家国情怀、人文精神和责任担当,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运用法律思维和法治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自觉意识。

衷心希望这套教材能够在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发挥积极作用,成为广大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案头必读书。

是为序!

中国政法大学马怀德

2019年4月12日

《法学研究》(法学研究生考哪些科目)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