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考研(香港大学考研需要什么条件)




香港大学考研,香港大学考研需要什么条件

香港大学的校区坐落于半山上,楼宇层层叠叠,非常不开阔,完全看不出里面藏着十个学院。就校园环境来说,港大远不如其他名校。但作为亚洲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之一,港大学术气氛浓郁,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是世界一流大学,知名校友孙中山、张爱玲、朱光潜、何鸿燊、黄霑、许冠杰等。

1939,张爱玲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取伦敦大学,但受战争阻隔,无奈之下持成绩单改入香港大学文学院。在香港大学三年的求学期间,张爱玲发奋学习,几乎门门功课考第一,二年级时还包揽了港大文科的两个奖学金,是个不折不扣的学霸。虽然她这三年在创作上几乎是空白,但在港大打下的中西交合的文学功底,牢固地支撑了她之后在文坛上的横空出世。

香港大学,简称为港大,是一所位处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公立研究型大学。其奠基于1910年3月16日,次年3月30日正式注册成立,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高等教育机构。图为香港大学教学楼。

香港大学建校初期,香港大学规模极小,自1912年3月11日正式开学,到1916年12月举行首次毕业典礼,仅有23名毕业生。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香港大学一度处于瘫痪状态,1941年教学全面中止;1948年4月9日复校后,秩序重建与结构转型并举,学校步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图为直通香港大学地铁站。

缘于殖民地的特殊性,香港大学自创校以来始终采用英语教学,其学术研究多可与欧美无缝对接、良性互动,也得益于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以医学、商科、人文、政法等领域见长的香港大学都是中国高等教育界一面独特的旗帜,享誉亚洲乃至世界。

香港大学是香港第一所大学,由1887年成立的香港西医书院及香港官立技术专科学校合并而成,于1911年在香港岛正式创立;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先生为香港西医书院首届毕业生。 图为港大校园内的孙中山塑像。

当时西方列强争相在中国成立大学,时任港督卢押认为英国同样需要在香港设立一所大学,一为与其他列强竞争,二来让中国人认同英国的价值观,抗衡其他列强文化理念,便于英国向华南拓展势力、巩固其在整个香港的统辖管治。图为香港大学会议厅。

清政府两广总督和省港工商界亦觉得成立大学有助中国人学习西方的科技,使中国自强,遂默许并予以支持。便一同捐款资助成立港大。在英国政府和其他香港英资支持下,卢押最终筹得足够资金筹建大学,于1910年3月16日主持大学的奠基仪式。1911年港大成立,1912年举行了正式的创校典礼。

因卢吉认为当时中国社会不适宜接触西方的人文价值观(如共产主义理念),大学最初模仿利物浦大学的制度,重理工而轻人文,故只设三个学院:医学院、工程学院及文学院,当中没有开设社会学和哲学等人文课程。 1916年12月举行第一届毕业礼,有23个毕业生及5个荣誉毕业生。 1925—1926年省港大罢工后,政府为进一步沟通中西文化,遂召集本港绅商,磋商在香港大学增设中文学系,让汉文中学毕业生入读。

1927年,港大中文系成立,邀得前朝翰林赖际熙、区大典等执教,加上其时又有富商邓志昂捐款建立中文学院、冯平山捐款建立中文图书馆等,涌起了一股重视中文教育的潮流。图为1912年孙中山先生和支持者合影,孙中山先生是港大西医书院首届毕业生。

港大一直以来都是全英文教学,走的是英联邦教育系统,所以在这里上课和在国外没什么两样,不过据说现在也有了一些非英语课程。图为1929年港大首位华人女毕业生何艾玲女士。 图为1929年港大首位华人女学生毕业合影照。

前来求学的留学生多来自亚太地区,如今国内学生的比例也在不断上升中,国内的孩子来港读书要克服双重语言困难,粤语和英语,但能学会粤语其实是好事,毕竟它在世界日常用语的地位仅次于普通话。图为1931年前校长康宁爵士与毕业生合影。

1941年因香港沦陷,本部大楼遭炸毁而停办,至1945年复办;战后随社会需要陆续加设理学院、法学院、社会科学院等。图为1931年港大话剧团成员。

1950年圣约翰学院,工人往建筑外墙上钉牌子。

1948年港大文学院学生会合影。

1935年胡适先生与何东爵士合影。

1953年港大司罗斯楼建筑学系工作室。

香港的教育制度改革于2012年落实,大学教育由三年改为四年,与内地的教育体制正式接轨。学制改革对于香港而言是一个复杂的话题,主要涉及政治、教育、社会三个方面,游历港大,一直处于拾级而上的状态,蜿蜒的石阶蔓延四方,树木苍葱。学校不少教学楼都是名人赞助,知名度最高的大约就是邵逸夫大楼了。

本部大楼是与港大同龄的建筑,维多利亚时期的风格,粉红色砖墙、白色立柱、圆拱门,色调非但不厚重学术,反而清新淡雅,因为实际上它是文学学院,自然得是港大最文艺的一座楼。想必当初高高瘦瘦、身穿旗袍的张爱玲就是在这个门楼里出出入入。

香港大学考研(香港大学考研需要什么条件)

赞 (0)